康老师

【明日冬至】冬至之中医养生

2024-03-14 15:22:16

《【明日冬至】冬至之中医养生》 冬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,同时也是中医养生的关键时节。在冬至这一天,气温骤降,阳气极衰,阴气极盛,人体的阳气也进入至冷至凝至静的状态,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在冬至的这一时期,要特别注重保暖养阳,调养脾胃,补养肾气,以应对极寒天气对人体的影响。 中医养生提倡在冬至时节,多食用温热补益的食物,如姜、红枣、鸡肉等,以增强身体的阳气;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、避免受寒,保持情绪稳定,为身体补养创造良好的环境。 在冬至这一天,借助中医养生的知识,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保持身心健康,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。

冬至

12月

21日

重在护阳

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

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过了冬至,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。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,我国民间有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的说法。

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蚯蚓作为阴曲阳伸的灵物,感知此时阴气旺盛,因此仍蜷缩着身体;而与鹿同科的麋也在此节气逐渐解角;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

冬至时节养生原则

1

精神调养

冬至时节精神调摄仍以静养为主,保持心境清静,宁神定志,以顺养初生的阳气,保持良好的修养,做到豁达宽宏、谦让和善、生活知足、精神畅达。工作、学习之余多听音乐,多做一些休闲娱乐,以振奋精神。

起居调养

冬至前后睡好“子午觉”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。冬至是一阳初生的重要时刻,在一天十二时辰中,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。中医养生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,认为阳气初生时,需要小心保护,精心调养。冬至时节睡好“子午觉”不但有助于一天之中阴阳之气的更替,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生长,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,少生疾病。

3

饮食调养

冬至时阳气初生,饮食养生宜顺应体内阳气潜藏,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增苦,补理脾胃。在饮食选择上,可以选用牛肉、羊肉、狗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来滋养脏腑,可多吃核桃、芋头、枸杞、海参、羊肾、益智仁、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或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。

运动调养

冬至时节可进行适当运动,加强身体锻炼,但要做到劳而勿过,避免损伤阳气,尤其是冬至当天应少运动或不运动。

冬至

黄钟应律好风催,阴伏阳升淑气回。

葵影便移长至日,梅花先趁小寒开。

八神表日占和岁,六管飞葭动细灰。

已有岸旁迎腊柳,参差又欲领春来。

冬至时节中医养生要点

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,从冬至之日起,我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。值此时节,是阴气极盛之时,也是渐蓄能量,以待来春生发的时机。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冬至养生的要点。

适当保暖

在寒冬季节,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患者来说,要特别提高警惕,谨防发作。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,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,又要柔软宽松,不宜穿得过紧,以利血液流畅。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,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,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。

饮食调节

在日常饮食中,注意热量的补充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;要多吃些羊肉、核桃、栗子、木耳、红薯等适宜的食物。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,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,导致内热积聚,郁热上冲。过食羊肉、狗肉等肥甘厚味,易导致饮食不化,聚湿生痰。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,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,如荸荠、藕、萝卜、白菜等。

起居调节

冬至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,阴气盛极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,以冬眠状态,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。正如“冬时天地气闭,血气伏藏,人不可作劳汗出,发泄阳气。”因此,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不可大汗淋漓。同时保持精神畅达乐观,不为琐事劳神,不要强求名利、患得患失。

“三九”穴位贴敷

冬至是一年中之最寒冷的时令,人体阳气为温煦脏腑器官,收敛于内,使得气血运行缓慢,选择在冬至日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选穴贴敷,可疏散风寒、疏经通络、温补脏腑,以达到急则治其标、缓则治其本的效果。三九穴位贴敷是一种副作用少、安全、简便易行的疗法,《黄帝内经》曾指出“冬至一阳生”,即体内阳气开始回升,对“冬病”患者贴敷,以助其阳气的生发,顾护肌表,扶正祛邪,同时也巩固三伏贴敷的疗效,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。

冬至来临,也预示着即将进入养生的最佳时节,我们一定要注意科学的养生,这样才能保持精力旺盛,达到防病治病,延年益寿的效果。古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冬至还曾有“亚岁”的别称——“岁”即“年”,新年之意,即称亚岁,可见确实重要。下面为您推荐几款冬至养生食谱,有空的时候不妨尝试做一下。

黑芝麻汤圆

【原料】黑芝麻粉40克,白糖40克,猪油20克,水磨汤圆粉100克,水85克。

【制作】1、准备黑芝麻馅:将黑芝麻放入干锅中小火焙炒至熟,关火;放凉后倒入搅拌机,打磨成黑芝麻粉;加入白糖,猪油,混合均匀,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时以上;取出分成六份,捏合成团即可。2、在汤圆粉中一点点倒入温水,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,放置10分钟;将面团揉成长条,分成六个小剂子;取一个小剂子,在手心揉圆后稍稍拍扁,慢慢用手将面皮捏薄,放入黑芝麻馅,用手的虎口处收口,轻轻揉圆。3、锅中烧开水,放入4中的汤圆,用炒勺顺锅边搅动推动汤圆转起来,以防粘住锅底,大火煮至汤圆浮起后,转小火,盖上锅盖煮,见开就添些许冷水,继续盖盖儿煮,共添三次冷水,煮至汤圆变大变软即可。

【功效】汤圆是御寒滋补之物,糯米味甘、性温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养生食用。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,可延缓衰老,有润五脏,强筋骨、益气力等作用,强壮身体,益寿延年,滋补肝肾,润养脾肺,对掉发白发有食疗作用。

天麻炖乌鸡

【原料】乌鸡1只(约750g),天麻25g,川芎、白茯苓各10g,姜片5g,料酒10g,精盐适量,香菜段少许。

【制作】1、乌鸡放入冷水中,烧开,焯去血沫;中药洗净,放入鸡腹中,用线缝好口。2、把乌鸡放人砂锅内,加入姜片、料酒和适量水,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,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,撒上香菜段即可。

【功效】乌鸡舒经活血、调节内分泌等功效,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。天麻、川芎、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、头痛、失眠等,均有辅助治疗之效,既能平肝熄风止痛,又能滋养镇静安神,与乌鸡等配合,补虚作用颇为明显。

山药羊肉汤

【原料】羊肉500克,淮山50克,葱白30克,姜15克,胡椒粉6克,黄酒20克,精盐3克,味精适量。

【制作】1、将羊肉剔去筋膜,洗净,略划几刀,再入沸水焯去血水。将葱、姜洗净,葱切成段,姜拍破。淮山用清水浸透后,切成2厘米厚的片,把羊肉、淮山放入砂锅内,加适量清水,先用大火烧沸。2、烧沸后,撇去浮沫,放入葱白、生姜、胡椒粉、黄酒,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,捞出羊肉晾凉。将羊肉切成片,装入碗内,再将原汤除去葱、姜,加精盐、味精,搅匀,连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。

【功效】有补脾益肾,温中暖下的功效。

排骨萝卜汤

【原料】猪小排(猪肋排)250克,辅料:白萝卜100克,调料:盐5克,味精2克,醋5克,大葱10克,姜5克。

【制作】1、将猪小排骨洗净,剁成段;白萝卜去皮,切成块;葱切段,姜切片备用;将锅置于旺火上,倒入清水烧开,下入猪排骨块和醋煮开。2、撇净浮沫,加入葱段、姜片烧开后,加入白萝卜块,倒入沙锅内,盖上锅盖,改用小火煮2个小时;至猪小排骨肉熟烂离骨,拣去葱段、姜片不用,放入精盐、味精调好口味即可。

【功效】萝卜排骨汤的功效包括凉血止血,开胃健脾等,是人们补气补血的最佳秋冬季养生食谱。

当归首乌鸡汤

【原料】鸡肉300克,首乌15克,当归15克,枸杞15克,姜、葱、盐等调味品适量。

【制作】将鸡肉切成小块,与首乌、当归、枸杞、生姜加水同煮,先用大火,煮开后,改文火慢煮l一2小时左右,加入调味品。

【功效】当归甘温补血通经。辛散温通而活血止痛,质润可润肠通便。何首乌强壮神经,治疗神经衰弱,还可强心,助血液生长,还可解毒止痒,治疗皮肤瘙痒。枸杞子补养肝肾。三者配伍,与鸡肉同煮食,温补之力强,最适于肝血虚之人服用。

枸杞海参猪肉饼

【原料】干海参150克,精猪肉300克,枸杞15克,鸡蛋1个。

【制作】1、精猪肉洗净剁碎,鸡蛋打烂,拌匀,做成肉饼。海参用清水泡发,洗净,切成条块,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。2、锅烧热,放入植物油,烧至九成热,用文火煎肉饼成金黄色取出,锅内留少许油,将海参入锅中略煸一下,加适量水,放入肉饼共焖,待汤汁收浓时,淋上麻油、酱油,撒入枸杞子,勾芡翻勺装盘即可。

【功效】海参味甘、咸,性温,入心、肾经。有补肾益精养血之功效。鸡蛋性平味甘。功用滋阴润燥,养血安神,补脾和胃。“猪肉性味咸、甘、平,入脾胃、肾经。功能滋阴润燥,益血生津。海参、枸杞同为补益肝肾的药物,且两药性质均较为平和。具有补而不燥的特性,配以同样性质平和的猪肉,非常适于慢乙肝属肝肾亏虚者。

银耳罗汉果煲鸡汤

【原料】银耳40g,鸡1只,罗汉果4个,南杏少许,红萝卜200g,姜2片,盐适量。

【制作】1、将银耳洗净,用清水浸透;鸡剥好,去内脏,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;红萝卜去皮,切厚块。2、加适量清水人汤煲煲开后,放入鸡、罗汉果、南杏、银耳、红萝卜及姜,煲开后,改用慢火继续煲约3小时左右,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。

【功效】增强体质,延年益寿。

本文转自广安门医院

欢迎访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:/

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:【明日冬至】冬至之中医养生,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!

阅读剩余内容
网友评论
显示评论内容(2) 收起评论内容
  1. 2024-03-14 16:13cinnc[山东省网友]203.62.161.130
    冬至养生,可以适当按摩穴位,促进身体循环,祝大家健康快乐!
    顶0踩0
  2. 2024-03-14 15:47▽李diedie小太阳[江西省网友]203.57.90.46
    冬至来临,要多吃点补益身体的食物,保持健康!
    顶10踩0
相关阅读
小编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