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老师

武当养生气功与阴阳学说

2024-03-17 09:51:17
相关推荐

“武当+|+养生气功与阴阳学说”将武当山的养生气功和古老的阴阳学说相结合,探索中国传统养生之道和阴阳哲学的奥秘。武当山素有“太极之源,全真之祖”之称,在这里,养生气功作为一种兼具养身保健和修身修养的练习方式,与阴阳学说相辅相成,形成了独特、完善的养生体系。通过本文,读者将深入了解武当养生气功的内涵和实践方法,同时通过探讨阴阳学说的相关概念和运用,加深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。本文尝试揭示武当+|+养生气功与阴阳学说的深厚文化内涵,让读者从中获得养生之道和古代智慧的启发。

气功健身

气功健身的基础理论源于古代养生学,是融会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理论之精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。

目前,社会上流行的气功功法较多,在编排组合上各具特色。然而,无论人们给他们的功法冠以何种名称,在对人们作用上仍是大同小异。它们都是通过练功,以调和阴阳,疏通气血,调整脏腑,以达到调养精、气、神,防治疾病,延年益寿的目的。无论哪种功法,其功理均建立在祖国医学理论基础上,其练功方法和原则的应用亦受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。其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学说、脏腑学说、经络学说以及精气神学说等基础理论。

◆ ◆ ◆ ◆ ◆

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,使人们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。它认为,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,而阴阳的对立统一活动,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变化、产生和系哦啊网的根本原因,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者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结果。阴阳是哲学的概念,不是具体事物,但我们可以按照阴阳学说对阴和阳的特定属性,将世上万物分成阴和阳两大类:凡是运动、温热、兴奋、向外、向上、扩散、开放、前进、功能性、明亮的,都属于阳;凡是静止、寒凉、抑制、向内、向下、凝聚、闭合、后退、器质性、黑暗的,都属于阴。如天再上为阳、地在下为阴;热为阳、寒为阴;动为阳、静为阴;表为阳、里为阴等等。但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的,只是相对而言。阴阳图如图2-1所示。

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,可以用“对立、互根、消长、转化”八个字来概括。对立,即互为矛盾,如天与地、寒与暑、动与静、呼与吸、开与合等等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。互根,即互为依存,阴阳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,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。如没有动就无所谓静,没有寒就无所谓暑。就人体生理而论,阴是指人体有形物质,阳是指人体的功能,没有人体功能的作用,人体有形物质就不能生长,没有人体有形物质作基础,人体的功能就无从发挥。消长,阴阳相互对立、相互依存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,双方的数量以及指尖的比例会不断地变化,这就是阴阳的相互消长。如寒甚则热,热甚则寒,阴消则阳长,阳消则阴长。阴阳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。转化,即互变。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对方转化,即阴可以转化为阳,阳可以转化为阴。阴阳相互转化产生于十五发展变化的“物极”阶段,即“物极必反”。综上所述,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影响、互为因果的。

中华养生学就是根据这一基本原理,研究出人类要生存长寿,必须遵循阴阳法则,“法于阴阳”“把握阴阳”“和于阴阳”,以求得阴阳合二为一的中和之气。养生家则认为,“人身,阴阳也;阴阳,动静也;动静合一,气血通畅,百病不生,乃得其天年”。用阴阳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,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“孤阴不生,孤阳不长”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“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。这就是说,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,身体健康的维护,是由机体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保持着“阴阳”能动的平衡来维持着,这种过程,祖国医学叫做“阴平阳秘”。修炼气功与阴阳学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。阴阳学说在气功实践中对功法的编排组合,辩证施功,练功方法和原则都有指导意义。

▼▼▼智者不匹夫,武者无懦夫▼▼▼

阅读剩余内容
网友评论
显示评论内容(3) 收起评论内容
  1. 2024-03-29 09:51我是一个孤单的女孩[安徽省网友]144.7.121.200
    结合武当养生气功和阴阳学说,能够更好地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,真是非常有益的。
    顶0踩0
  2. 2024-03-25 09:51蓝摩妮卡[福建省网友]45.125.58.182
    @小小水仙花阴阳学说深奥而神秘,有机会学习一下真是太棒了!
    顶22踩0
  3. 2024-03-21 09:51小小水仙花[天津市网友]103.230.204.143
    武当养生气功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能够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。
    顶0踩0
相关阅读
小编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