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老师

干祖望103岁长寿秘诀:任真+蚁食+龟欲+猴行

2024-03-26 13:19:21
相关推荐

干祖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健康长寿专家,享年103岁。他的养生之道被总结为“任真+蚁食+龟欲+猴行”。其中,“任真”指追求真实,保持内心平和;“蚁食”则是指节制饮食,以小口小口的方式进食;“龟欲”代表练习缓慢的呼吸和动作,保持身心平衡;“猴行”强调活跃的身体运动,注重保持灵活和健康。干祖望先生的养生理念注重平衡和自然,强调内外协调,受到广大健康爱好者的推崇。他的长寿之道不仅让他自己健康长寿,也启发了许多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态度。

笔者身体力行50年的一套养生法,自认为是较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,否则我怎能已届90岁,尚未退休,照常出勤上班;半天门诊,头不晕腰不疼,思路清晰;做报告2-3小时,站着讲学,情状同年轻人;至于创作,经常超过子夜12点才睡觉;病房在16层楼,一贯不坐电梯。那么我的养生保健方法都有哪些呢?总结起来,就是蚁食、龟欲、猴行。一句话:“任真”地向动物学习。

“任真”——养生之道的灵魂

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主导思想,养生保健也是如此。没有一个主导思想,昨天听张老头的进补论,就大进补品;今天听李老太的茹素吃斋论,就戒尽一切荤腥;明天听王先生的静坐导引论,就去烧香拜佛;大后天倾听钱医师的营养论,就拼命往嘴巴里塞大鱼大肉,……这样千奇百怪、错综杂乱的方式方法引导下,能得到什么?其实以上诸论,除了因果报应论是愚昧到连脑子都没有之外,其他方法,只要符合你的工作、环境、身体素质、思想方法者,都是可以选用的。

我的主导思想是一句诠言——“任真”地向动物学习养生。“任真”两字,是我的养生之道的灵魂。所有枝枝节节的具体想法和做法,都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开展、行动、深人完成的。“任真”最早是唐代141岁超级长寿翁孙思邈提出来的。他提出养生之道是“以任天真”,其“任真"的涵义是: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及嗜好之外的一切,都要随之、任之,顺其自然地发展、生长。

蚊食——像蚂蚁一样进食有利于消化

蚁食有两个内涵:一是像蚂蚁一样的饮少食微;二是像蚂蚁一样什么都能吃,甚至最坚硬的金子也照样啃它一啃。用现代语来说,是一不求多,二不求精。三国·魏大将军长史应璩早就强调饮食必须“量腹节所食”,节就是节制你所能承受的食量。为什么要量腹?因各人食量大小不同,无法统一其标准,只有根据各人的食量来权衡。

凡食物人胃后的消化,必须借助胃本身的蠕动和分泌胃液。适量的进食,则恰巧有适量的胃液和蠕动工作能力,过饱过多则胃液不够、动力不足、难以完成其消化的工作。消化有问题,吸收当然受影响。在消化与吸收两个功能失职以后,人的营养即无足够的来源,如此怎能谈保健。少食一些,则胃液有剩余、蠕动有储力、非但脾胃没有疲劳困乏,而且营养成分也更能吸收与利用。故以医家的立场来说,就是“乳贵有时(指婴儿),食贵有节(指成人)”。

蚁食第二方面是不挑食。这是涉及对质量的要求和偏嗜的问题,食物结构,各有不同。人是需要许多赖以生存及生长的营养物质的,这种物质就来之于五花八门的食物中。专挑美味偏嗜的食物吃,就不可能均匀地吸收到各种各样的有益物质,所以挑食有害。

龟欲——像龟一样无欲则长寿

乌龟,祖国古代就因其寿命长而奉为祥瑞的象征,作为“四灵”之一,什么“玉灵夫子”“涵洞先生”等赞美的桂冠也一顶一顶地向它头上套。它的长寿而与世无争,的确难以找到第二个。因之养生家把它作为吉祥物来标榜,再恰当也没有了。我们应该向它学习的,主要是与世无争的胸襟与一无所求的澹泊。正因为具备了这两点,所以一个“欲”字,在它身上连影子都找不到。乌龟从来也没有争斗过,自古至今只有斗鸡、斗牛、斗蟋蟀、龙虎斗、鹬蚌争,而独独没有过斗乌龟、乌龟打架。即使有人捉弄它、欺凌它,它也吐面自干的藏脚缩尾巴地让你做个没有对手的英雄,决不还击,成功地运用“一静可以制百动,一忍可以支百勇”的战术。故而宋代景佑进士龚鼎臣分析乌龟这样做是“物有善藏者,是保其生也”。当然,人毕竟是人,在大是大非面前,也决不能如此。有人称赞乌龟的忍耐工夫真好——错了。为什么要忍?因为肚子里有不称心的事而产生对付办法。现在乌龟肚子里空空如也,没有丝毫不称心的事,根本不需要一个“忍”字。在忿怒中力求一“忍”者,比大发牌气、骂人打架还更损害身体。对人最厉害的杀手,就是“欲”。人们向乌龟学习的,则是无“欲”。

猴行——像猴子跳蹦多动有利于强身

猴,是动物中最喜活动而无片刻之安的家伙,终日蹦跳奔跃,攀高树,登峻岭,走悬崖,探险谷如履平地。舞台上的孙悟空就是浓缩夸张它的全部形象。它从早到晚地活跃着,只动不静。其所以然者,就是因为它有强而有劲的臂力、腿力及全身性的体力,而这正是它在超强度的活动中获得的。

人的机体,和猴子最近最相似,因此人若做到这样,当然可以身心两健、行动灵敏而永葆青春。所以后汉的华佗把五禽之戏中的“猿功”,置之首位。猿功也者,就是模仿猴子的诸般动作。笔者到今天,70厘米左右的阶梯仍能跳上跳下不让年轻人。其理何在?乃天天在猴行中度过。

为什么像猴子一样的人能身强、脑敏、少病、长寿?清代的梁章钜在《厦园丛话·水利》中回答,是“善养生者,必使百节不滞而后肢体丰腴,元气自足。”

我把这种跳蹦多动称为“猴行" ,即猴的行动。但要一个老人能做到这样,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一、健康的心脏,结实的体力:二、强有力的能掌握平衡的功能(老人所以经常跌足,就是掌握平衡的功能衰退);三、具有无忧无虑而欢乐天真的童心。但你也不必过多地考虑“我已力不及”,你也能在猴行中获得较多的好处,甚至心脏也能改善;平衡能力一定也可在不断的猴行中增强。养心根本不需要体力,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。猴行非有体力不可,可是它没有准绳指标,从马拉松赛跑到扶杖散步,都在猴行之列。除有心血管病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之外,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老人都能做得到。

如果在任何方面,首先挂出一块免战牌——老年人不能参加,那就等于在思想上给自己头上套上一个“我是老人”的紧箍咒,把自己捆束起来。笔者从来没有考虑过“老人不宜”四个字,因为我从来没有承认过我已老了。年轻人干的事我也能干,干不过他们,也是理所当然,何羞之有!

蚁食与猴行,是养身;“任真”与龟欲,是养心,心身两养,才是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法。从另一个角度上分析,“任真与龟欲为养心,所以力求淡泊;猴行与蚁食为养身,所以力求振奋。身体的振奋对精神上的淡泊是有促进作用的,因为身体的健康才能真正的无所求,无所求产生的结果还是淡泊。这样的淡泊,就是“任真”的表现,“任真”是淡泊的基础。所以蚁食与猴行、“任真”与龟欲是“一而二,二而一”的关系。

阅读剩余内容
网友评论
显示评论内容(2) 收起评论内容
  1. 2024-04-05 13:19☆ 唸 ☆[山东省网友]203.25.51.69
    103岁啊干祖望真是长寿典范!他长寿秘诀里面有任真、蚁食、龟欲、猴行这些似乎都是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。或许我们都应该学习他生活态度和习惯。
    顶16踩0
  2. 2024-03-31 13:19泛舟沧海[宁夏网友]118.91.241.242
    干祖望能活到103岁肯定有他长寿秘诀。听他注重任真可能是保持心态平和吧。再加蚁食、龟欲、猴行生活方式确实是个值得学习典范。
    顶10踩0
相关阅读
小编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