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老师

【传统养生】老人善读健身心

2024-05-14 07:53:21
相关推荐

西汉学者刘向说:“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”同样,书犹药也,老来善读健身心。 古往今来,长寿文人不胜枚举:唐代白居易74岁,南宋陆游85岁。冰心99岁,季羡林98岁,夏衍96岁,巴金101岁,杨绛105岁……国外医学界有人曾经对16世纪以来欧美400名伟人做过研究统计,结果发现这些人中寿命最长的为读书人,平均寿命79岁。

读书可以养心。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:“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,正如适当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病一般。”善于读书能使人修正德行,净化灵魂。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,读的好书越多,品德修养就能越高。而一个人忠厚仁慈、通达祥和、怜孤惜寡、扶贫救危、为善不倦、助人为乐、无私奉献,必然体健寿高。相反,则会败名折寿。读书可以养德。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:“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,正如适当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病一般。”善于读书能使人修正德行,净化灵魂。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,读的好书越多,品德修养就能越高。而一个人忠厚仁慈、通达祥和、怜孤惜寡、扶贫救危、为善不倦、助人为乐、无私奉献,必然体健寿高。相反,则会败名折寿。读书可以养性。 百岁诗翁葛祖兰曾说:“我的长寿之道,就在读书与写诗,它使我胸襟豁达,心情闲适。”读一本好书,能使你胸怀开朗、性格平和、神志安定,不快情绪即会随之消散。

读书可以养脑。 常言道:“脑怕不用,身怕不动。”读书相当于大脑在做体操,可使脑机能得到锻炼。终身勤奋好学、善于思考的脑力劳动者多获长寿。大脑退化最快的是那些脱离生活实际和一辈子没有事业心、进取心,老在生活圈子里打转转而心胸狭窄的人。读书可以养生。 “好书如圣药”“病须书卷作良医”。上世纪末,英、德、美等国专门推出一种“读书疗法”,其广告语为“有病请去图书馆!”让那些患慢性病,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系统障碍的人,阅读不同感情色彩的书刊,结果病人康复得很快。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“诗歌疗法”,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变一个人的心理,也能让一个人的恶劣情绪得到舒缓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
读书可以养颜。 孔子有个学生叫闵子骞,刚来投学时,蔫头耷脑,面容憔悴。没过多长时间,竟然面貌大改,脸色红润,精神焕发。孔子感到奇怪,问其原因,原来是投师后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,进而能辨是非、知美丑、心平气和、临事不惊的结果。苏轼说:“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黄庭坚曾深有感触:“三日不读书,便觉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。”善于读书,当能外美而内悦。读书可以养趣。 古人云:书中日月长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:“至哉天下乐,终日在书案。”读书是一种“思维体操”,书中的语言文字是一种信息,经常读好书必然会使身心融合在平和、清雅、愉悦的文字之中,接受各种美好信息的熏陶,解除孤独感和失落感,自然会丰富和充实生活。唐武宗会昌五年,74岁的诗人白居易在府中举行一次高寿师友宴会,邀请84岁的刘真、96岁的僧如满、136岁的李元爽等15位诗翁参加,席间寿星满座,鹤发童颜,读书赋诗,笑声朗朗,怡然康乐。虽是夕阳,胜似朝晖。

作家苏童说:“别指望读书会给你涨工资,给你找工作,有什么看得见的效益,阅读不是一个短期效益,是一辈子受用的事。”读书是非功利性的。愿热爱读书、善于读书的老年人越来越多,让书香型社会越来越美好!

阅读剩余内容
网友评论
显示评论内容(4) 收起评论内容
  1. 2024-05-14 08:10普罗提亚的等待[江西省网友]103.228.12.10
    老人们的智慧和毅力真的让人敬佩,健康是最大的财富,要好好珍惜。
    顶5踩0
  2. 2024-05-14 08:06失望人生[云南省网友]101.128.0.26
    @心之静养成读书和健身的好习惯,对身体和心灵都有益处,真的很值得学习。
    顶14踩0
  3. 2024-05-14 08:02心之静[贵州省网友]203.22.194.91
    @水月亭看到这条新闻我也被激励了,学习老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。
    顶0踩0
  4. 2024-05-14 07:57水月亭[重庆市网友]103.25.23.212
    这个老人真是个养生好榜样,善读健身,心态一定也很年轻!
    顶3踩0
相关阅读
小编推荐